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
“原医生,我得糖尿病5年,一直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可是最近发现肚子上出现一个个硬块了,又红又痒,你帮我看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原老师拉开糖友老王的衣服,只见肚子上一个个红疙瘩,部分还出现了破损。于是,问老王“您注射胰岛素的时候是每次更换针头吗?”
老王答道:“每次更换针头,这是多浪费啊,我基本3天更换一次。”
“您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我给你讲一下要怎么做。”
这是出现在糖尿病护理门诊的一幕,也有其他的患者出现像老王这样的情况。
长期注射胰岛素或GLP-1受体类似物制剂的糖尿病患者常会出现皮下硬结,以腹部最为多见,小的可以摸到,大的肉眼可见。皮下硬结的出现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导致注射疼痛明显,更重要的是如果在硬结处进行注射会影响药物的吸收,达不到相应的治疗效果。
一、为什么会长硬结呢?
1. 长期频繁在同一个区域注射胰岛素,局部组织在受到反复穿刺时,皮下脂肪、纤维组织发生增生,导致硬结生成。
2. 针头反复使用:研究显示,注射针头哪怕仅仅使用一次都会受到损坏,更何况多次反复使用呢。在显微镜下会发现反复使用的针头变钝,有毛刺、倒钩,这样的针头反复刺入皮下时除了引起疼痛、出血、感染、断针等以外,还导致局部组织微型创伤,刺激受伤组织释放生长因子,引起并加速皮下硬结生成。
3. 注射方法不正确:胰岛素制剂温度过低,注射的深度不正确,也是引起皮下硬结的原因之一。
4. 无菌观念不强:无菌操作是为了防止病原微生物进入人体的一项基本技术,假如有些糖友在注射过程中没有遵循无菌原则,导致注射部位感染迁延不愈,就会导致硬结形成。
5. 注射剂量长期过大也可能是导致皮下硬结形成的因素之一。
6. 药物因素:一般动物胰岛素纯度低于人胰岛素,还有部分胰岛素内的某种成分有较强的免疫原性,经注射入人体后会引起免疫反应,或者胰岛素中的杂质在体内沉淀下来,进一步形成硬结。
7. 个体因素,如过敏、瘢痕体质等。
二、该如何预防皮下硬结呢?
1. 注射部位进行合理轮换:根据自己使用的胰岛素种类和注射频率进行大轮换和小轮换,避免短时间内同一区域反复注射。
2. 注射针头一次性使用,尽量避免针头重复使用。
3. 选择合适的注射针头,一般针头越细对人体的损伤就越小。
4. 使用纯度高的胰岛素制剂。
5. 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胰岛素制剂注射前要充分复温,注射前要先排气,避免将空气注射入皮下组织。并根据自己的体型、皮下脂肪厚度选择不同的注射深度。同时注射后要做适当的停留,建议注射剂量越大停留时间就适当延长,让胰岛素充分吸收。
6. 加强无菌观念,糖友们注射前要洗手,充分消毒注射部位皮肤,注射过程中避免药液污染,注射后立即取下针头,防止外界微生物侵入胰岛素制剂内。
三、如果出现皮下硬结该怎么处理?
首先避免继续在皮下硬结上和周围进行注射,以下几种方法推荐给大家:
1. 热敷法:可用温毛巾湿热敷,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
2. 外敷法:如硫酸镁、中药通淤散、土豆片等进行外敷,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
3. 红外线照射法:每日1-2次,每次15分钟。
4. 手术切除:对于较大的皮下硬结,必要时可选择手术切除硬结。
“皮下硬结”属于注射并发症,强调“防大于治”。进行胰岛素治疗的糖友们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学习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每日进行注射部位自我检查,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如果不知道怎么正确注射胰岛素或遇到类似的问题,都可以前往糖尿病护理门诊进行咨询。
糖尿病护理门诊:
我院自2015年开设糖尿病护理门诊,每周二上午由一名糖尿病专科护士坐诊。专科护士在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后,从患者饮食治疗、运动管理、药物使用方法、自我监测、心理调适等方面为患者制定个体化自我管理方案,手把手教授胰岛素泵和血糖仪的使用和维护等,使糖尿病患者在专业人员的协助下进行积极、有效、全面的自我管理。
坐诊专家:
原花丽 副主任护师 糖尿病专科护师 从事护理工作近30年,至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学术水平,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糖尿病患者的教育和管理。
门诊坐诊时间:周二上午
预约方式:
1.微信预约:关注“阳明医院 余姚市人民医院”微信服务号,即能通过微信进行预约
2.电话预约:拨打62629999进行预约
3.自助挂号机预约:在我院门诊所设置的自助挂号缴费机上进行预约
4.现场预约:门诊一楼 门诊服务中心
就诊地点:
余姚市人民医院门诊三楼 甲状腺乳腺内分泌中心
咨询电话:
0574-62629999 0574- 62619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