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余姚市人民医院

余姚市城东路800号

0574-62629999

yysrmyy2008@sina.com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就医指南>>健康宣教
健康宣教
寨卡病毒病:你了解吗?
来源:公共卫生科   发布日期:2016-09-20
       截至2016年9月15日,已有72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自2007年以来的寨卡病毒病媒传播证据;55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新加坡等)2015年之后首次报告出现寨卡病毒暴发。西太平洋区域国家——包括新加坡、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已经报告了寨卡病毒本地传播病例。

    考虑到当前新加坡的寨卡形势,中国疾控中心近日发布旅行建议:计划前往新加坡的旅行者要采取严格预防措施避免被蚊虫叮咬。

了解寨卡病毒病

问题一

哪里存在寨卡病毒?

    非洲、美洲、亚洲大陆和太平洋地区的大陆都已报告出现由伊蚊造成的寨卡病毒本土传播。

    已知有两种伊蚊能够传播寨卡病毒。多数情况下,寨卡通过埃及伊蚊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传播。白纹伊蚊也能传播该病毒并能通过冬眠在气温较凉的地区生存。

问题二

人们如何染上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主要通过受感染的伊蚊叮咬传播给人类,伊蚊也传播基孔肯亚热、登革热和黄热病。寨卡病毒还可通过性行为传播。

目前已经在血液、尿液、羊膜液,精液,唾液以及脑部和脊髓的体液中发现寨卡病毒。

问题三

寨卡病毒病的症状如何?

    寨卡病毒通常导致轻微病症。常见症状包括轻微发热或皮疹,一般在被受感染蚊子叮咬几天后出现。虽然许多人根本不出现任何症状,但有些人可能还会出现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疼痛以及疲劳感。这些症状通常持续2至7天。

受感染的孕妇与非孕妇在症状方面没有已知的差异。

问题四

孕妇是否应当关注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是引发小头症的原因之一——其它原因也可能导致小头症。小头症发生在孕期内胎儿大脑尚未发育成熟之前,目前尚无办法治愈。

    应建议孕妇不要前往目前存在寨卡病毒暴发的地区。可能已经经历寨卡病毒暴露的孕妇,应采取更安全的性措施,或至少要在整个孕期内停止性生活。

    建议计划受孕的夫妇或妇女,如果刚刚从已知发生寨卡病毒传播的地区回来,要至少等待6个月,保证无潜在寨卡病毒感染,再尝试受孕。

问题五

怎样能够避免寨卡病毒的性传播?

    寨卡病毒感染者(无论何种性别)及其性伴侣(尤其是孕妇),应了解寨卡病毒的性传播风险。各性别人群均应通过咨询了解更安全的性措施(包括正确持续使用男用或女用安全套、非插入式性行为、减少性伴侣数量以及推迟首次性行为),并应向其提供安全套。

在性方面处于活跃状态的各性别成员,应当接受正确咨询;还应向其提供一整套避孕方法,帮助其在了解相关知识等的情况下选择是否以及何时受孕,这样,如果他们生活在寨卡病毒传播活跃的地区,可以预防妊娠和胚胎出现不希望出现的情况。

       从已知发生寨卡病毒传播的地区返回的各性别成员,应当采取更加安全的性措施,或考虑在回来后至少禁欲6个月,以防止寨卡病毒的性传染。

 问题六

什么是小头症?

       小头症指婴儿的头部小于同龄和同性别的其他婴儿。发生小头症或是因为在子宫内出现问题,导致婴儿脑部停止正常发育或是因为出生后头部停止正常发育。

       出生时小头的儿童随着年纪增长往往会面临发育问题。而有些小头症儿童发育完全正常。

       小头症可由一系列环境和遗传因素造成,比如唐氏综合症;接触药物、酒精以及子宫内存有其它毒素;以及怀孕期间出现风疹感染。

问题七

如何对寨卡病毒病进行治疗?

      寨卡病毒病的症状可用普通止痛和退烧药物治疗,且要休息并大量饮水。如果症状加重,病人应当求医。

问题八

寨卡病毒病如何得到诊断?

       诊断以症状以及近期经历(例如被蚊子叮咬或去过发生寨卡病毒传播的地区等)为依据。实验室检测可证实血液中是否存在寨卡病毒。但这种诊断可能不可靠,因为该病毒可能与登革热病毒、西尼罗河病毒和黄热病病毒等发生交叉反应。可靠的医疗点快速诊断检测法属于研发重点。

问题九

我应如何去做来保护自己?

      防患寨卡病毒的最佳办法是防止蚊子叮咬。怀孕妇女或计划怀孕的妇女以及她们的性伴侣应当格外注意保护自己不受可能传播寨卡病毒的蚊子叮咬。具体办法包括:

       穿戴可使尽可能多的身体部位得到覆盖的衣服(最好是浅色衣服)。

      使用驱虫剂:驱虫剂可涂于暴露在外的皮肤上或喷在衣物上,并应含有避蚊胺(二乙基甲苯)或驱蚊酯(IR3535)或埃卡瑞丁(Icaridin)等驱虫剂最常见的生物活性成分。驱虫剂必须严格按照标签说明使用。孕妇可以安全使用驱虫剂。

在门窗上采用纱网或处理过的蚊帐材料等物理屏障。在蚊帐内睡觉,尤其是在伊蚊最为活跃的白天当中。查明并清除潜在的蚊子孳生场所,将水桶、花盆或者汽车轮胎等可能蓄水的容器实施排空、保持清洁或者加以覆盖。

问题十

中国有风险吗?

      寨卡病毒感染案例确实有通过旅行相关的途径进行输入的可能,但具体风险取决于病例输入情况、适当病媒是否存在以及国家发现病例和应对扩散的能力。寨卡病毒病媒是同样可以传播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埃及伊蚊;所以风险最大的是中国南方,如曾发现过基孔肯雅热暴发的广东省部分地区、云南省和海南省等南方沿海区域。

       与10年前相比,中国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一旦有输入性病例出现,应对准备也做得更充分了。比如,中国已经采取积极措施,加强了国家的疾病监控和实验室诊断能力——诸多输入性病例被检查出来,也证实了这一点。

世卫组织在关注

       世界卫生组织正努力应对当前的寨卡疫情,包括:直接与受影响国家合作,以及支持通过绿色通道迅速研发寨卡疫苗,等等。

       2016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份寨卡病毒疫苗目标产品概况,其中定义了寨卡病毒疫苗开发的目标特点。世界卫生组织正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就疫苗研发动物模型以及相关需求进行磋商,以期获得一种疫苗来针对寨卡病毒提供充分保护。至少有包括8家公共机构在内的30个单位正在参与寨卡病毒疫苗开发。目前,一种DNA(脱氧核糖核酸)疫苗已经进入一期临床试验,还有几种备选疫苗也会在未来六个月进入一期阶段。已经发表了一些有可能成功的动物模型结果。然而,疫苗的广泛使用可能还要再等几年。

    2016年9月1日,《国际卫生条例(2005)》关于小头症、其它神经疾患和寨卡病毒问题突发事件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召开。委员会在审议了所提证据后一致认为,由于持续存在地域扩大之势,且对该病毒及其后果的了解存有大量空白,因此寨卡病毒感染及其相关的先天性和其它神经疾患依然属于一起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